灵石为什么叫灵石?

2025-09-29 22:27:32 3652

灵石就是一个暖宝,人见人爱,花见花开,周边的地市都想把他揽入怀中,霍州要过他,临汾要过他,汾阳也要过的,太原也要过的,连介休也要过他,最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榆次,把他揽入怀中,直到今天。

人运气来了,挡也挡不住,一个地方也是。名不见经传的灵石,竟然一夜暴富。大一统之后的隋文帝,也学着古代的秦始皇、汉武帝一样开始寻游天下,隋开皇十年(公元590年),隋文帝北巡太原,在疏通汾河河道时,意外发现了一块巨石。

这块巨石似铁非铁,似石非石,色泽苍润,敲击之声清脆悦耳,给人以灵瑞之感,更为神奇的是石上刻有文字'大道永吉’,隋文帝知道后,十分高兴,认为这是祥瑞之兆。为什么隋文帝会有这种想法呢?

原来隋文帝得帝位有点不正,他是从他的外孙手里禅让过来的,所以他迫切希望得到上天的认可,这不瞌睡给个枕头。历史上,这样的事也不少,陈胜要起义,就在丝绸上写上陈胜王塞到鱼肚子里,红巾军要起义就提前埋独眼石人在河道里,并暗中散布谣谶“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”,以此作为起义的信号。他们这样做无非是为了说明自己的正统性。

汉武帝在位时,也曾在万荣的汾河里,挖出了宝鼎,并加以隆重纪念,还把自己的年号改为元鼎,之后汉武帝多次到挖出宝鼎的万荣的后土祠祭拜,还留下了《秋风辞》和秋风楼。隋文帝决定学习汉武帝,纪念此事,不过与汉武帝通过改年号来纪念有所不同,隋文帝则是直接将发现瑞石的地方赐名灵石了。于是灵石就像当年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样,一个崭新的县城在灵石拔地而起,而后千年不变。说来也怪,世间谁和石头扯上关系都会火得一塌糊涂,你看四大名著三部都是和石头有关,《红楼梦》是女娲娘娘补天剩下的石头的故事,《西游记》是石头蹦出来的孙猴子的故事,《水浒传》是文丞相揭开碣石以后的故事。

王家大院的火也离不开石头,祁县的乔家大院因《大红灯笼高高挂》而火的一塌糊涂的时候,王家大院还没有开发呢?可王家大院虽然开发的迟,但就凭着石头上雕出的精美,让人赞不绝口,很快灵石的王家大院就与祁县的乔家大院相提并论了。

王家大院的三雕非常精美且富有深意,特别是石雕:什么狮子滚绣球、吴牛喘月、钟鼎晋爵、乳姑奉亲、五子登科、指日高升、麒麟送子、仙鸡送子等,既有对吉祥美好事物的寄托,也有对后辈的教诲和期盼。更重要的是石雕的雕刻技艺精湛,风格细腻淳朴,如果到王家大院,不看石雕就不能算来过王家大院。

灵石的名人有力群,有胡正,但名气最响亮的是两渡的何泽慧。1936年何泽慧以清华物理系第一名的成绩毕业,并凭借灵石人的身份获得了山西省对她德国留学资助的机会,她也因此与石头扯上了关系而声名远播。

1947年何泽慧在法国巴黎法兰西学院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期间,她与他的丈夫钱三强一起研究矿物铀,首先发现并研究了铀核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,这一发现被约里奥·居里认为是二战后他的实验室的一个重要成就。一块石头,使她获得了“中国的居里夫人”的美誉。

在文革期间,她被下放到陕西的五七干校,每当夜深人静时,当其他人进入梦乡,在荒凉的山梁上,只有何泽慧一个人仰望着满天星斗。老天也眷顾这个神奇的女子,她竟然捕捉到一次天文奇观:那就是1970年3月20日前后在东方出现的一颗慧星。何泽慧怀着浓厚兴趣逐日跟踪观测,用北斗星座(可能是指大熊星座)和仙后座对这颗慧星进行定位,记下它的运动轨迹是椭圆形的,初步判断它是一颗长周期或者是不再回归的慧星。多年后,何泽慧进一步证实,她当年观测的这颗慧星就是南非天文学家贝内特1969年12月28日用望远镜在离南天极仅24度位置发现的,命名为“贝内特”慧星,是20世纪最壮观的大慧星之一。

何泽慧有此奇遇,可能她心中一直念念不忘的是家乡的那块陨石吧。现在的灵石人更是靠脚下的黑石头煤,白石头石膏,黄石头硫铁才活的有滋有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