被人称作“洋火”的火柴,其实在一千多年前,就被我国古人发明了
这种火种像穗谷飞散火星,十分耀眼。作为商品销售时则被称为“火寸”,这就是最早的火柴。
有传说称,马可波罗东游时期,将中国的火寸传到了欧洲,启发了欧洲人的火柴创造。这种说法未必确凿,但可以看出中国在火柴发明中的重要地位。
早期的火柴以白磷为主要原料,这种白磷火柴燃点很低,容易意外着火。更严重的是,白磷有剧毒,火柴工人长期吸入白磷蒸气后中毒身亡的事件时有发生。
为提高安全性,后来试验以硫化磷取代白磷,但仍然存在运输和保存中意外燃烧的可能。于是人们继续寻找更安全的火柴原料。
终于在1855年,瑞典科学家成功研制出了红磷安全火柴。这种火柴使用无毒的红磷和氯酸钾复合物作为火柴头原料,将红磷涂在火柴盒侧面。
擦拨火柴时,火柴头上的组分与红磷发生反应,产生火星点燃火柴,但单独的火柴不会自燃。这种安全可靠的瑞典火柴迅速占领了全球市场。
我国也发明了火柴
在中国,佛山巧明火柴厂是最早仿制生产红磷安全火柴的工厂。厂长卫省轩从日本进口设备,琢磨瑞典火柴的制作工艺,终于在1937年成功试制了红磷安全火柴。
这标志着中国摆脱了长期依赖进口火柴的历史。抗日战争时期,八路军在陕甘宁边区建立根据地,日寇的封锁使物资匮乏。
烟花同志带领技术员研制出从草木灰中提取红磷的方法,于1938年成功试制出了“丰足牌”火柴,这是解放区第一批火柴。它质量优良,足以满足军民需要。
在漫长的火柴发展历程中,有一位“火柴大王”刘鸿生功不可没。20世纪30年代,他创办大中华火柴公司,生产的美丽牌火柴深受欢迎,打破了洋火柴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。刘先生一生受尽沧桑,但他勤勉创业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。
结语
如今,打火机、一次性打火工具越来越普及,高能粗放的民用火柴产量有所下降。但研发人员仍在继续开发创新特种火柴。
近年推出的防风防水救生火柴,采用火柴头外涂层技术,使其能够在风雨环境下正常点火,广受欢迎。
我们无法预测火柴的未来,但它光荣的历史将永远留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记忆中。让我们敬畏火的力量,学习先辈们的创业精神,继续推动科技和社会的进步!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